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印發《加快“以竹代塑”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提出到2025年,“以竹代塑”產業體系初步建立,與2022年相比,“以竹代塑”主要產品綜合附加值提高20%以上,竹材綜合利用率提高20個百分點,讓人們對“以竹代塑”有了更多期待。至此,“以竹代塑”開始進入發展“快車道”。
我國竹資源豐富,產業發展潛力巨大。有竹子837種、面積756萬公頃,年產竹材1.5億噸,涉及20個省份,福建、江西、湖南、浙江、四川、廣東、廣西、安徽等8省區竹資源面積合計約占全國總量的90%;現有竹加工企業1萬多家,竹產業產值從2010年的820億元增至2022年的4153億元,年均增長30%以上。按照竹產業發展規劃,到2035年中國竹產業總產值將超過1萬億元。
竹子是可再生資源,其生長速度之快令人驚嘆,有效減少了對森林資源的壓力;其次,竹子是可降解的材料,不會對自然環境造成污染和廢料;此外,竹林的固碳能力也遠超普通木材,成為有效的碳匯資源。這些環保優勢使得竹子在替代塑料方面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成為推動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在家居用品、汽車內飾、電子產品外殼、體育器材乃至工業領域,竹子都展現出了替代塑料的巨大潛力。
這一年來,我國在“以竹代塑”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呢?我們以竹產業擁有頭部資源的湖南省邵陽市為例看一看發展情況。
邵陽市現有竹林面積252.3萬畝、立竹5.62億株、面積和株數均居全省第一位,竹產業已成為鄉村振興重要支柱產業,全市現有竹企業140余家、農民合作組織130余個,發展竹產業帶動790多個村、3萬余戶、15萬多人增收致富,竹產業年產值達51.8億元,成為鄉村振興和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重要支撐。
近年來,湖南省邵陽市政府鼓勵扶持民營公司開展技術創新,形成集研發、生產、銷售、服務等各環節于一體的產業發展模式。在政府的推動下,有的企業主打竹纏繞方向,研發出具有使用壽命長、節能低碳、重量輕、綜合造價低等優勢的竹纏繞復合管廊、竹纏繞太空艙、竹纏繞房屋、竹纏繞污水井蓋、竹纏繞導彈發射架管等各類新型產品,對生態環境、經濟和社會都具有重大意義的技術革命性產品。
有的企業主打環保創新,在國內首創以單層竹片加工生產一次性竹制西餐具生產工藝,加工過程無任何化學添加劑和膠水,環保、高品質、低成本。這些產品深受國內外歡迎,出口英國、美國、日本、芬蘭、瑞典等國,走進國際零售商巨頭沃爾瑪、麥德龍等世界500強企業,年出口量達500多萬美元。這些“以竹代塑”產品已成為湖南省邵陽市新的經濟增長點。
在響應國家“以竹代塑”倡議的同時,湖南省邵陽市還充分發揮竹海生態優勢,串聯現代化農林場地、竹產業示范園區,打造綠色景觀活力帶、竹文旅融合發展示范點,推動生態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來源:中國日報網、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