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是經濟增長的主體和引擎,振作工業經濟是穩住經濟大盤的堅實支撐。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8%。自5月份以來,同比增速持續提升,呈現穩定恢復態勢,有力支撐了國民經濟平穩運行。
“壓艙石”作用進一步彰顯
5月份以來,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累計同比增速分別為3.3%、3.4%、3.5%、3.6%、3.9%、4.0%、3.8%,呈現穩定恢復態勢。從增長動力來看,1-11月份,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9.3%,高于全社會投資4個百分點,有力支撐了工業經濟平穩運行。從發展動能來看,1-1月份,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8.0%,快于整體制造業4.2個百分點,保持較快的發展勢頭,工業經濟發展韌性進一步增強。新能源產品生產保持高速。1-11月份,新能源汽車、太陽能電池產量同比分別增長100.5%、44.1%。從行業和地區來看,1-11月份,41個大類行業中,28個行業保持增長,占68.3%;31個省(區、市)中,25個地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保持增長,占80.6%。
如何做好穩經濟“壓艙石”?
簡單總結為:“擴需求、促循環、助企業、強動能、穩預期。”工業和信息化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副局長王文遠表示,下一步將組織開展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工程,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等科技含量高、市場競爭力強、帶動作用大的重點行業。加快實施設備更新和重點行業技術改造工程,擴大制造業有效投資,著力穩住汽車、建材等大宗消費,努力穩定工業品出口,持續擴大有效需求,不斷增強工業經濟增長動能。此外,各地還將持續落實落細各項助企紓困政策,持續完善中小企業服務體系,促進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發展。同時,密切跟蹤疫情形勢變化,加強重點省份、行業、園區和企業的監測調度,全力做好生產要素協調保障工作,確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
加快企業智能化升級提升發展動力
當前,各地紛紛出臺政策,支持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不斷激發企業發展的內生動力。在山東這家企業的中央控制室里,工作人員正在通過在線元素分析優化配料系統,實時在線調整水泥的配方。與以前需要工作人員每隔一小時,手動調整原料配比相比,數字化窯爐的應用不僅讓水泥生產過程變得簡單易操作,更讓水泥的品質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年綜合效益還可以節約一千余萬元。企業負責人介紹,2019年,由于長期依賴傳統的水泥窯爐進行生產,企業的生產標準一度達不到生態環保的要求而面臨著被關停的壓力。對于政府部門提出的窯爐數字化改造方案更是一度存在著質疑和信心不足的情況。在了解到企業顧慮后,當地政府部門多次來到企業實地調研。在山東淄博,像這樣的企業有1500多家。為了破解企業“不想改、不敢改、不會改”的共性難題,2022年5月,淄博制定出臺了《2022年淄博市窯爐數字化提升行動計劃》,組合運用設備購置補助、“技改專項貸”和綠色工廠等各項扶持政策,全力支持窯爐改造建設。一次性給予企業五十萬元獎勵,還邀請一些國內知名的數字化服務商和互聯網專家到企業現場解決技術難題。今年以來,淄博市已經舉辦工業互聯網精準對接活動202場,對接服務企業1898家。在政策的加持下,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數字化改造的行列。在位于昆山的三一重機廠區內,經過數字化改造的全新小型挖掘機產線,不僅降低了企業的生產成本,還讓整個產業鏈的穩定性在疫情期間得以持續。今年以來,三一重機的300多條產線達產率始終保持在98%以上。同時,通過全流程的智能化配套,帶動產業鏈上、下游客戶協同共進。目前,僅在江蘇區域,就有206家企業受益。據了解,當前,江蘇正聚焦16個先進制造業集群和30條優勢產業鏈,推進產業強鏈行動計劃,提升關鍵環節競爭力,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將進一步培育更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示范車間和工業互聯網標桿工廠,力爭用3年時間實現全省5萬多家規上工業企業全覆蓋。
聚焦新能源領域持續壯大新動能
數據顯示,今年1-11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625.3萬輛和606.7萬輛,同比均增長1倍,市場占有率達到25%。新能源汽車的產業鏈上、下游均保持高速增長勢頭,成為穩工業經濟重要力量。在浙江,臨近年底,杭州、寧波、嘉興等地的新能源汽車生產線上依然馬不停蹄趕訂單。今年1-11月浙江全省新能源汽車產量達53.46萬輛,占全國比重達8.6%。新能源汽車產量屢創新高的同時,各大汽車廠商還紛紛加大投資研發力度,尋找新的增長點。除了整車,新能源產業鏈條企業也在蓬勃生長,重點領域項目加快建成落地。2022年,浙江累計投資2560億元,實施了88項汽車重大制造業在建項目,聚焦動力電池、驅動電機、底盤系統等零部件重要領域。在溫州市龍灣區,浙江最大的一家鋰電池生產企業已經完成全部投產。企業負責人表示,將會不斷加大研發創新,提高產品競爭力,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突出重圍。今年1-11月份,這家鋰電池生產企業產值已經超過115億元,預計全年產值將超過130億元。隨著國內疫情管控政策不斷優化,企業積極“走出去”,已將目光放在全球市場。為扶持新能源產業發展,浙江多地加大創新扶持,統籌謀劃產業集群。在溫州,近日頂格密集出臺了一攬子政策,以最大力度集聚新能源優質項目落地。溫州市經信局副局長趙斌表示,當地將進一步加大為企業服務力度、在企業用工、增資擴產和監測方面特別加大力度,以超前謀劃、超常規力度推進工業經濟“一季度開門紅”工作。
大中小協同穩住工業“壓艙石”
穩工業經濟,要充分發揮大型企業“頂梁柱”作用,同時加力支持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專精特新發展,通過大、中小協同,激發企業發展活力,穩住工業“壓艙石”。在位于廣州番禺的廣汽埃安產業園里,為了迎接年底的消費旺季,四大生產車間里的每一條產線都開足了馬力,爭分奪秒,全力生產。據測算,平均每一分鐘,這里就能生產出一臺新能源汽車整車。目前,車企下屬的所有工廠、門店均已進入全面復工復產階段。企業預估,今年有望突破新的銷量大關。大型企業要發揮好“頂梁柱”作用,背后離不開一系列穩定供應鏈的積極舉措。今年以來,廣州市政府組織了專班,累計為企業生產上下游配套的70余家重點供應商解決了原材料供應、員工復工、運輸困難等問題,累計挽回產值近20億元。同時,作為廣東“鏈長制”的鏈主企業,目前,廣汽埃安65%的生產能實現省內產業就近配套,已帶動126家一級供應商以及數百家上游供應商,形成產業集群。就在前不久,企業投資的電池工廠也正式動工,將進一步穩鏈強鏈、帶動產業升級。穩住工業“壓艙石”,不僅有頭部企業“大塊頭”,也有專精特新“小巨人”。在深圳,今年以來密集出臺的紓困解難“30條”、培育壯大市場主體“30條”等5個“30條”及“20+8”等政策,為中小企業送來“及時雨”。據統計,深圳3040家規上工業“專精特新”企業,前三季度合計增加值同比增長11.4%,增速明顯高于全市水平,對工業穩增長產生較強支撐作用。這些“專精特新”企業還在加快創新轉型,推動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位于深圳市福田區的這家“小巨人”企業,接連推出文印、會議、物流管理、IT運營等綜合解決方案,幫助重資產企業“輕裝上陣”,提升數字化能力體系,進一步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大、中小企業協同作用下,工業經濟穩中向好。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廣東工業投資增長12.3%,其中,制造業投資增長15.1%,高技術制造業、先進制造業投資分別增長27.9%、22.8%。就在前不久,粵港澳三地政府聯合舉辦首次大灣區全球招商大會,共達成合作項目853個,投資總額達2.5萬億元。
來源:央視新聞、玻纖情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