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天然纖維被最好地用于增補玻璃和碳纖維的不足,創造獨特的機械性能。將具有高剛度特性的玻璃纖維與具有高模量特性的麻纖維混合在一起,可以創造出前所未有的性能,而且重量更輕,碳足跡更低。大麻還可以用來替代滑石粉、碳酸鈣、炭黑和其他常用的礦物等添加劑。
對于那些沒有使用過纖維素材料的人來說,將天然纖維復合到傳統的熱塑性塑料中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如果沒有合適的添加劑,生物基材料和石油基塑料會出現粘接和性能問題。例如,天然纖維填充尼龍的細微差別之一是兩種材料的運行溫度。通常情況下,尼龍的熔點接近于天然纖維的降解點。找到這種溫度平衡才能生產出高性能尼龍,否則將付之一炬。
尋求減少碳足跡的制造商可能會尋求機會,更多地使用天然纖維來取代傳統纖維和添加劑。對許多公司來說,開發增材制造,已經成為他們涉足可持續材料領域的一個簡單方法。
對于大多數制造商來說,未來幾年即將出現的材料變化,大多基于聯合國氣候變化締約方會議的可持續發展任務。當前這些可持續發展的舉措大多是由《巴黎氣候協定》推動的,該協定的締約成員已著手要求各國在2050年前實現凈零碳。各個行業的大公司都向他們的合作伙伴和政府做出了類似的承諾。隨著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最近宣布與氣候有關的信息披露,上市公司將被迫在其財務報告中報告其范圍1(直接溫室氣體排放)、2(來自購買電力和其他形式能源的間接溫室氣體排放)和3(價值鏈中上游和下游活動的間接排放)的排放量。
報告公司的范圍3排放將被量化為價值鏈上下游的間接排放。這種計算將包括制造商購買的每一磅原材料的碳足跡。這意味著,如果一家公司想向一家上市公司提供材料或零部件,他們將必須能夠提供碳足跡數據,來滿足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規定。
隨著這些規定在未來幾年的逐步實施,原材料供應商將必須有效地量化創造和分配單位質量材料所需的二氧化碳。在短期內,原材料供應商應該把自己定位在幫助他們的客戶超越其可持續發展的任務。他們可以通過獲得可靠的生物材料供應鏈來做到這一點,這些材料可以取代開采的和石油基的纖維和添加劑。長期來看,最大的原材料供應商需要準備好碳足跡數據,因為上市公司的報告將在2024年和2025年這兩個財政年度逐步展開。
雖然對大多數公司來說,獲得可靠的生物材料和生物化學品供應鏈的問題仍然存在,但ESG(環境、社會和治理)投資正在占美國管理的總資產的三分之一,大量投資用于更有效的碳足跡解決方案。
那些服務于全球各大制造商,提供更低碳足跡的材料和技術的公司,在ESG驅動的世界中優勢盡顯。同樣地,引領可持續材料創新的制造商和供應商同樣搶手。
(完)
此文由中國復合材料工業協會編譯,文章不用于商業目的,僅供行業人士交流,引用請注明出處。
下一篇:輕質材料在汽車輕量化中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