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去年在英國Hornsea 1風電場成功試驗之后,丹麥的 ?rsted 公司現又在北海一個擁有 94 臺渦輪機的海上風電場完成了一次重型無人機(HLCD)的作業任務。無人機的加入替代了原有的起重機+船運模式,相比之前6小時/臺渦輪機的作業時間,此模式速度提高了15倍,極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
(來源:?rsted)
什么是低空經濟
低空經濟是指利用低空空域(通常指海拔高度在1000米以下的空域)進行的經濟活動,涵蓋無人機應用、通用航空、空中交通、遙感監測和廣告宣傳等多方面。無人機在此領域內廣泛應用于農業、物流、搜救等,而通用航空包括私人飛行、培訓、游覽等。未來,低空經濟還將擴展至城市空中交通,如飛行汽車。此外,低空遙感監測有助于環境管理,空中廣告則成為新穎的宣傳方式。
低空經濟應用場景示例
(來源:航空產業網)
2023年,全球低空經濟的市場規模大約為850億美元,預計到2030年將增長到約3000億美元,年均復合增長率(CAGR)在15%左右。2024年3月,工信部、科技部、財政部和中國民航局發布的《通用航空裝備創新應用實施方案(2024-2030年)》提出,到2030年,通用航空裝備將全面融入生產生活,推動低空經濟實現萬億級市場規模。2024年4月,中國工信部下屬智庫賽迪研究院發布的《中國低空經濟發展研究報告(2024)》中指出,2023年中國低空經濟規模已達5059.5億元,增速為33.8%,預計到2026年可能突破萬億元。中國民航局的數據顯示,到2025年市場規模預計將達1.5萬億元,2035年將增至3.5萬億元。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研究院預計,低空經濟對中國經濟的貢獻將達3萬億至5萬億元。
中國低空經濟規模預測(億元)& 2020-2027年全球無人機市場規模
(來源:工信部賽迪研究院、民航局、國泰君安證券;Drone Industry Insights、中國民航總局、綜合市場信息、艾瑞統計)
國家政策法規對低空經濟的發展呈支持態度。通過開放低空空域管制、出臺產業激勵政策、完善基礎設施、加快相關立法與實施,以及加速證照審批等一系列舉措,推動了低空經濟的全面加速發展。“支持、建設、管理、獎勵”等成為低空經濟政策內容的高頻詞匯。
(來源:國務院、民航局、工信部、中商產業研究院、中國政府網、國信證券)
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已有29個省(區、市)將低空經濟相關內容納入政府工作報告,并在多個領域提供補貼支持。包括低空物流、低空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企業引培、低空經濟鏈企業發展、標準規范制定、交流推廣活動、人才保障、技術創新,以及資質取證等。以深圳市為例,各區針對低空經濟企業開通航線和載人飛行等活動,提供了不同程度的財政補貼。
(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中國政府網、國信證券)